传 统 民 俗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狗 年 介 绍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 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传 统 春 节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