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第一条为认真做好风电工程建设过程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危险点是指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对人身、设备事故的起因、事件、诱发条件等。第三条各参建单位必须制定并落实确实可行的危险点预控管理规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 明确危险点分析责任人、 各施工现场、 作业过程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参加作业人员。第四条危险点预控的目的是: 预防人身伤亡事故、 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交通、火灾等事故。应重点防范: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中毒、火灾、爆炸等发生频率较高的人身伤害事故。第五条危险点分析应从安全管理、脚手架、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洞口临边防护、施工用电、 大型机械、 起重吊装、 明火、事故易发多发地点或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等方面入手,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分析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 针对作业项目的结构特点, 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二)作业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 工器具, 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三)工作环境存在的有毒、有害、缺氧、高温、高压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造成危害。(四)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特别是交叉作业,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五)作业特点,如:高空、容器内、带电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不安全因素。(六)材料、设备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身及设备危险因素。(七)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八)作业人员生理、心理素质差,身体状况不良,思想情绪波动,精力不集中,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九)雨、雪、风、雾等天气情况变化,周围作业之间的相互干扰及突发的物体坠落、冲撞等作业环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十)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异常的不安全因素。第六条每次施工作业前组织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时, 必须由编制人员根据施工任务、 作业环境、 作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危险点分析,研究制定完善、可靠的预控措施,并经项目部有关部门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第七条对已批准的施工方案、 作业指导书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在工作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对所有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点及预控措施交底,交底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参加交底人员确无疑问后亲自签名,不得代签。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