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即墨二中生本课堂主题:问道课改教科室主办第四期 2014年 4 月案例:北京市十一学校打破传统分班制一个学生一张课表教师读后感选登(二)1、 直面问题寻求解决“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1、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 因此,必须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犹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2、“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那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可以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3、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 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 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 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 关注对学生的指导。(生物组宋专云)首先,“选课走班制”需要学校有办学自主权,尤其是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如果学校没有课程设置自主权,所开设的课程就将极为有限,结果走班,也只能是小范围的走班。其次,开设课程,需要学校加大课程建设力度,而这需要经费和师资。大家所见的是,目前“选课走班制”,主要在一些比较好的高中推广,因为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丰富,课程资源也比较多,而在一些普通高中,由于师资匮乏、资源紧缺,就是想推进选课走班制也有力无心。因此,甚至有人担心,推进“选课走班制”,可能会进一步拉开学校的办学差距,让优质高中更具优势。这需要教育部门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升学评价体系中,就是学校推出众多课程,学生能坚持选择一些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吗?据笔者了解,对于开设选修课,实行“选课走班制”,校长、老师的看法并不一致,认为要把选择权给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校长、老师会支持这一做法,但更关注升学率、高考成绩和分数的校长、老师,以及家长,则觉得选课走班没什么意思,甚至担心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必修课分层教学方面,鉴于这些必修课大多与高考紧密相关,有的学校不自觉地就把分层变为分快慢,而学生也想着要读A 层次,其实,分层教学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