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由主楼和裙房两部分组成,系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兼做车库, 主楼地上十八层 (含设备层) 、裙楼地上三层;建筑物总高度 69.6m,其中地下室层高4.8m,底层层高 5.1m,二至三层层高 3.9m,设备层及四至十六层层高3.6m,十七层层高 3.9m。施工楼层内需周转的材料主要有钢管、模板、方木、槽钢、扣件等。随着工程进展的需求,周转材料要逐步向上一层转运,所以每层东、西区各安装一个卸料平台,以供周转材料使用。二、主要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5]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1)卸料平台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3)人员从卸料平台上高处坠落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① 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等;② 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③ 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④ 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2)人员从卸料平台上高处坠落① 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② 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③ 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④ 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A.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B.拥挤碰撞;C.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D.架面上的冰雪未清除,造成滑落。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① 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② 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③ 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等;4)其他伤害① 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② 在长期搁置以后未作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③ 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2 3.2 危险源的监控( 1)对卸料平台的构配件材料的材质,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监控;( 2)对卸料平台的构架和防护设施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进行监控;( 3)对卸料平台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进行监控,坚决制止乱搭、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