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资料整理时间: 12 月 25 号 ,上午 10:00~ 11:30 地点: F_109 一.名词解释1.春秋三传:《左传》、《公羊》、《穀梁》春秋三传 :解释经的著作,在战国秦汉时都叫“传”。春秋三传就是《春秋经》的三部传,即《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西汉立博士的时候,只有《公羊》一家,后来《谷梁》 、《左氏》相继出现,东汉时三传并行。 《春秋左氏传》 就是《左传》,是西汉后期古文经学所尊崇的传,今文经学则推崇 《春秋公羊传》,汉代最为盛行,六朝后, 《左传》盛行,唐代以后三传都不被重视,宋人胡安国的传盛行,直到清儒刻意复古,三传才渐渐恢复。2.刘向: 刘向(约前77—前 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人,为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之四世孙, 。元帝时石显弄权,被诬下狱,成帝时复进用,迁升至光禄大夫。宣帝时习《谷梁春秋》 ,在学术上属今文派,但也重视古文,能诗善赋,通神仙方术,好言灾异。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任宏、尹咸、李柱国校书。 刘向不仅分校经传、 诸子、诗赋三大类书, 而且总撰各书叙录。后来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 。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继承其工作,集六艺群书,编着《七略》。刘向父子在校勘学、目录学上皆有开创,能够广考众本,提要钩玄,洞明流变,促进了书籍的普及。对后世影响很大是我国目录学创始人。“目录”一词现存文献以《汉书》为最早。 《汉书· 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爱著目录,略序洪烈。”受汉成帝之命对图书进行系统整理,订正讹误,补脱删衍,剔其重复,整理成定本。对那些同类文献尚未结集者,则辑为定型文献,如《楚辞》、《战国策》、《列女传》等都是利用现成文献编集而成。刘向每校订一种书,都写一篇“书录” ,大约相当于今天书前的“目次”和“序”两部分内容。刘向校书有个班子。 刘向与其子刘歆在每一书后都撰有一篇书录,当时把这些书录单独辑成一部书,叫《别录》 。后刘歆在《别录》基础上,写成《七略》。《别录》、《七略》都是群书目录,同时也是了不起的学术著作,是西汉以及西汉以前我国学术史的系统总结。 《汉书· 叙传》:“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爱著目录,略序洪烈。”即指这件大事。刘向 (约前77— 前 6) 原名更生 ,字子政 .西汉 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沛县 (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