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训练1.(1992 年全国, 13) 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2.(1992 年全国, 14)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 ·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 3.(1992 年上海 ) 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D.锌用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4.(1992 年三南, 17)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①将 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 B逐渐溶解; 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 ) A.A>B>C B.B>C>A C.C>A>B D.B>A>C 5.(1993 年上海, 17) 有 A、B、C、D四种金属。将 A与 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 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 B B.D>A>B>C C.D>B>A> C D.B>A>D>C 6.(1993 年全国, 12) 图14-4 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极板质量增加,b极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图 14— 4 7.(1994 年上海,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 镀锌的铁 ) 比马口铁 ( 镀锡的铁 ) 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入液态冰晶石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8.(1994 年全国, 16)X 、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 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 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Z>Y>M B. X>Y>Z>M C.M>Z>X>Y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