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设计准则编撰指南刘 保 中二零零八年九月十八日序我所的“质量放心岗”创建活动已经初见成效,但“设计岗”由于自身的特点所限,建岗质量暂时不如操作岗。设计岗的前期工作仅完成了岗位接口关系的描述,但建岗的重点不在“接口”,而在于岗位内部的“基础建设”。设计岗的基本使命是,将用户对产品的要求(输入)转化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输出)。因此,建岗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完成这个“转化”。如果设计岗就此停步不前,不能够继续深入下去,这项活动将会流于形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建议,将编制“可靠性设计准则”(以下简称为“准则”)作为设计岗的评价与考核标准,并以“四星岗”为对象进行试点。拿不出像样的“准则”来,就不能获得四星岗的称号。一个企业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建房子、买设备是打基础(硬基础);“建章立制”也是打基础(软基础),而且是更重要的基础。创建“质量放心岗”,就是一项软基础建设,也是我所的一项创举。对设计岗而言,“可靠性设计准则”属于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每个岗位都能拿出高水平的“准则”来,并能够认真地贯彻执行之,那么我所的设计水平将会整体跃上一个新台阶。设计图纸和技术报告,同样是“产品”,也应该具有质量指标,而且能够检验,“可靠性设计准则”就具有这样的功能(有要求、可检查)。为了规范设计岗的创建活动、也为了使不同岗位编出来的“准则”具有可比性,特起草了《可靠性设计准则编撰指南》一文,供参考。目录序 1目录 2一. 什么是可靠性设计准则5二. 为什么要推行可靠性设计准则6三. 建立可靠性设计准则的步骤8四. 准则条款的分类原则11五. “附录”部分的说明12六. 总结 13附录 15准则名称(封面) 151. 产品概述 152. 简化设计准则与“三化”原则162.1`简化设计 16 2.2 通用化 16 2.3 组合化(模块化) 17 2.4 系列化 17 2.5 小结 18 3. 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零件的选用准则184. 降额设计准则 195. 容差设计准则 215.1 参数漂移与容差设计21 5.2 短期稳定性 22 5.3 长期稳定性 22 6. 热设计准则 237. 抗力学环境设计准则248. 电磁兼容设计准则278.1 电磁兼容概述 27 8.2 传导干扰的抑制措施28 8.3 辐射干扰的抑制措施28 9. 静电防护准则 2910. 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准则3111. 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3411.1 技术层面 34 11.2 管理层面 35 11.3 小结 37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