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查经验谈合同审查是律师 (含企业法务) 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不论是诉讼律师还是非诉讼律师,对合同审查都不会陌生,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但一方面, 大多数律师的经验和方法应该基本都是自己摸索总结的结果,因为不论是在法学院读书还是律师执业培训中, 几乎都没有合同审查方面的专业培训,因此律师审查合同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 合同审查业务不像诉讼等业务结果立现,同时也因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大部分客户对律师合同审查水平的高低难以分辨,律师界似乎并不重视合同审查技能技术的研究,整体水平难以提升。从 2004 年毕业进入律师行业, 至今已有十余年, 大大小小的合同也审查了不少,有一点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此前在律所内部培训及iCourt上海校友会的分享活动中,我陆续讲过合同审查的问题,事后就有听众问我是否有书面讲稿。现在我把对审查合同的经验和体会写出来,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够对同行们 (尤其是刚入行的新人)有点帮助。(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影响合同审查的内在因素一、审查合同必须弄清背景和客户的目的合同只不过是交易的载体, 只要是交易, 都会其特定背景和目的。 合同审查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客户实现交易目的,防范可能的交易风险。 要实现这一目的, 就必须了解背景和交易目的,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多数情况 (尤其是日常业务合同),律师一看合同就能基本判断出合同的背景和目的。但我们也要记住,在现实社会之中, 客户的交易目的是会不断变化的,并非可以想当然的。 在背景和目的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合同审查,其效果和风险是可想而知的。毋庸讳言, 现实中有很多人就是在对合同 “背景和目的” 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就审查起来了。发生这种状况通常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多数情况下,客户不主动说明交易背景和目的,不是因为故意不告知,而往往是因为大部分客户是非专业人士,他们不知道律师需要了解一些什么讯息。以我自己遇到的情况为例,经常有客户打电话或发邮件说,“方律师,我有一个合同,请帮忙审查一下”,然后就没有其他信息了。更有甚者,发邮件者连自己是谁都不披露,还要我去“猜”。遇到这种状况,如果律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埋头审查修改起来, 不论对律师自己还是对客户, 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的习惯做法是,在初步阅读了合同文本之后, 再主动打电话或发邮件询问背景和交易目的,然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再做正式的审查修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