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工法完成单位:云南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人员: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建设用地越来越紧缺, 充分利用地下及地上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建筑大空间结构,设置后浇带以消除因地基基础、温度等原因产生的不利因素。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 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所有数据稳定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2. 工法特点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设置后浇带, 防止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为了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宽度常为700~10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考虑止水带或止水钢板即可。使用钢丝网易于拆除,且在拆除后用高压水枪处理混凝土接触面,减轻了后期处理难度,大大降低了施工费用。后浇带位置钢筋预先刷水泥浆,能有效保护钢筋不被锈蚀, 降低了后期除锈成本。3. 适用范围当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地基均较好,差异沉降不很大, 而且沉降完成较快, 后浇带补齐灌注灌浆料后, 剩余的差异沉降不致引起结构开裂的,可以采用施工后浇沉降带。施工后浇收缩带及施工后浇温度带是为了解决钢筋灌浆料收缩变形及温度应力而单独设置的,实际工程中, 往往要求一个后浇带同时起到沉降、收缩、温度应力三方面的作用。箱型基础的灌浆料施工后浇带宜设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至于一般的条形基础及梁、板结构,其后浇带设置的原则,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处,有的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然大,但剪力很小,有的选择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 此位置弯矩不大,并应上下结构对齐,一般不宜错开。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 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 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 “缝”很宽, 故称为“带” ) ,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