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二.管理的必要性1. 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2. 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4. 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5. 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三.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一)决策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二)组织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三)领导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2 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四)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五)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二.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时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的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四.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亨利· 明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