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XX县区管委会关于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为全面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根据管委会《关于20XX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的通知》(济高新管发〔20XX〕2号)文件精神,就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全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为目标,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创建清洁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职责任务坚持“重心下移、市场运作、责权统一、事费一致”的原则,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基础性作用和属地管理优势,确立责、权、利相协调,职责与任务相衔接的职能,完善环卫管理网络,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富有高XX县区特色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运作体系。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管理职责。负责宣传贯彻有关环境卫生方面的政策和法律;编制和实施全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全区环境卫生工作标准和考核奖惩办法;指导、协调全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街道办事处、村居的环卫管理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和监督考核;承担区内23条主要道路的环境卫生保洁及两侧环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市政园林处管理职责。负责新世纪广场、双拥园、滨河公园、杨家河公园、杨桥公园、廖沟河景观绿地等六个公园绿地和区内23条主要道路的两侧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职责。负责宣传贯彻有关环境卫生方面的政策和法律;界定街道办事处与村居(社区)保洁区域和管理职责;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所属区域第1页共4页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公厕、垃圾箱、果壳箱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指导、监督、考核村居环卫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负责各村居垃圾收集点的运输处理;承担所属区域内主要道路(除区保洁范围以外)两侧的清扫保洁及垃圾的收集处理等环卫工作。村居(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职责。负责所属区域(除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街道办事处保洁管理范围以外)按照物业管理模式对环境卫生保洁及垃圾收集、清运进行市场化运作;负责垃圾收集点的维护和监管及环卫设施的运行管理工作。三、体制机制(一)市场化运作机制。采用“四定一包”(定任务、定人员、定标准、定奖惩、包费用)的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落实“管扫分离”。区管的23条主要道路及环卫设施运行维护,以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为主体分段进行市场化运作;新世纪广场、双拥园、滨河公园、杨家河公园、杨桥公园、廖沟河景观绿地等六个公园绿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及23条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管理,以市政园林处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各街道一级道路清扫保洁及设施的运行维护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村居(社区)及其他道路、区域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由街道办事处、村居(社区)按物业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二)督导考核机制。1.督导考核方法。建立“区、街道、村居(社区)”层级督导考核体系,形成“日督导、月考核、年总评”的督导考核机制。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制定环境卫生管理的考核评比办法及标准,并牵头组织对各街道的督导、检查及考核评比工作。考核实行百分制,每月底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综合执法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以通报的形式告知各责任单位,整改情况作为专项考核计入每月考核成绩。年终进行总评,根据全年得分平均值确定各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工作考核等次。2.奖惩兑现办法。年终考核等次前两名的街道授予“环境卫生管理先进单位”,分别给予5万-10万元奖励。同时,考核第2页共4页结果与政绩考核挂钩,作为对街道及领导班子成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各街道参照区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及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对村居(社区)的考核奖惩办法。(三)社会监督机制。畅通部门单位、社会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及各阶层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渠道,通过强化舆论宣传、聘任社会监督员、实行有奖举报等措施,建立完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