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创新发展方向策划一、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不少银行把电子银行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业务范围主要指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电脑、 ATM等电子渠道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业务营业额已在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 2008 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上银行总体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量及交易量同期高速增长。此外,网上银行对于传统柜台业务的替代性也进一步提升。全国范围内,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19.9%。在 10 个经济发达城市中, 2008 年使用个人网上银行的用户比例达到44.9%,比 2007 年高出 7.1%。而在企业用户市场,这一趋势则更为明显:2008 年全国企业网银用户的比例达到 42.8%;在 2008 年 10 个经济发达城市调查结果中,使用企业网上银行的用户比例继续增长,比 2007 年增长了 10.3 个百分点。 从不同规模企业网银用户总体发展情况看,企业规模越大, 使用网银的比例越高。纵观国内电子银行业务这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电子银行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从经济效益上讲, 电子银行能够有效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据一些银行内部统计数据显示: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往往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两者相比,电子银行极具优势。但是,在电子银行业务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新生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因素也很多。(1)、目标客户群体狭窄在我国电子银行业务中明显存在高低端客户比例失衡等问题,客户结构亟待调整。个人客户主要集中在20~35 岁、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 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中, 但依然无法一网打尽真正的高端客户。企业客户由于相对比较重视,拓展则比较容易。但是普遍存在一定的地域性限制, 并且目前大量占用银行柜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低端客户仍不能或不愿接受网上银行业务,要全面实现规模经济仍需假以时日。(2)、管理工作比较薄弱从经营运作层面上来看, 电子银行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之中,如科技、银行卡、会计、个人业务、机构业务、公司业务等, 如果缺乏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将很容易造成电子银行在业务拓展和管理控制上各自为政、管理职能分散的局面,使前台操作与后台控制、业务营销与技术支持、产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