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研究第一篇:5.26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研究本文档由云轩亭论文网整理提供。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研究开展“三项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人民群众。继续深入开展这项活动可以使党员、各级机关干部和党组织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这不仅可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且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开展“三项活动”可以切实有效的增加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使广大党员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今后,“三项活动”的做法要长期开展下去,继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一、充分认识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群众观察党的形象的窗口。党员只有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特质。因此,必须注重探索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1、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党的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完成人民赋予的各项历史使命。从实现党的任务看,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我们才能获得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不管我们党的发展有多么快,党员所占人口比例总是较小的,不管我们的党员有多么优秀,与广大人民群众相比,力量总是有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靠制度第1页共20页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强调的,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也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靠制度来坚持[1]。通过参加“三项活动”,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干部作风,改进机关工作。2、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突出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保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有稳固的基础。当前农民增收趋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农民群众最关注、最盼望的事情。因此,在落实联系群众制度的过程中,要突出发展主题,咬定发展不放松,常思富民之策,长兴富民之举,带领群众尽快走上致富路。3、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三项活动”带有根本性,能突出地反映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和要求。这是因为,党员机关干部“三项活动”的开展,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的内容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既是我们党整个肌体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源泉,也是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基本条件。4、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因此,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第2页共20页能力。只有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关心群众的疾苦,关注群众的意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使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协调,才能使我们党和政府取信于民,使党群关系不至于成为“油水关系”,而成为“鱼水关系”。[2]二、对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建议。开展“三项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降两升两改善”目标,即群众信访量、执法服务投诉率明显下降,干部队伍公信度、群众对党群干群关系满意度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