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 高一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1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 2020 学年高一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 ) 两部分 .2、本堂考试60 分钟,满分100 分.3、答题前,学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 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本卷共 30 小题 ,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王畿之地。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 开发边疆地区 B. 实现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统治C。 巩固周王统治 D. 保障贵族集团对政权的垄断2. 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 、“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家族社会和睦 B。 贵族王位世袭C. 宗法观念浓厚 D。 分封等级森严3。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 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 就把“政月 "改为“正月” ,“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皇权至上 , 皇帝独尊 D.独断性和随意性4.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 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 设置少府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 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A.天下为家 B.教化至上 C.天下为公 D.分权制衡5. 学者徐天麟在 《西汉会要》 中说: “汉初 , 取周秦之制而兼用”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A. 是对秦制的否定 B。 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 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 D。 是指“推恩令”6. 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孝廉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B。 九品中正制是入仕的主要途径C.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D。 唐宋政府完全成为平民的政府7。有学者评论认为,“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该评论意在说明唐朝A.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政府拥有了政务的最终决策权C。 专制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D。 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8. 摘抄是学习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