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 2020-2021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 2021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 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 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爱好和平 , 反对战争 , 是全人类的共同心声,但打仗的事却是经常发生的,歌舞升平的年代与战火纷飞的岁月相比非常短暂, 弥足珍贵。可以说, 人类是伴随着战争成长起来的,从原始社会人类为争夺猎物引发的部落火拼,到现代社会为争夺利益发生的局部冲突,战争从来就没停止过。氏族部落也好,国家城邦也好,其所以能生存,离不开人口、地盘和资源, 其所以能壮大,则须占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人口、更充沛的资源 . 占有的手段无非是侵吞与兼并,侵吞与兼并的冲突加剧,战争则不可避免. 不论西方文明史还是东方文明史,都是血与火书写的,都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大部分时间里历史的车轮是被战争驱动的。回看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 最典型的战争画卷当属春秋战国。孟子说“春秋无义战”,由此引出战争的性质问题 : 义与非义。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才是合乎义的, 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可古代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交战双方并非都是以义与非义影响历史进程的,义与非义推定的是战争动因和过程的性质,很难臧否战争结局的性质。事实是:野蛮摧毁了文明,文明又同化了野蛮.战国七雄中,泰国地处边陲, 开化较晚,直到公元前770 年周室东迁时,秦襄公派兵护送有功,才被封为诸侯。那些以仁治国、以德治民的诸侯一个个都灭亡了,唯独拥有“虎狼之师”的泰国,不喜“王道",热衷“霸道”,奖励军功,变法图强,最终一统天下. 秦王扫六合之举,又如何给定义与非义?春秋时期的鲁国, 是周公之后姬姓的“宗邦”。周室衰微、被迫东迁之后,鲁国成为周礼的典藏者和实施者 , 是周朝文献典章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