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管办领导转方式报告通稿[1][1]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专题讲座讲稿(20XX年4月,仅供参考,建议中小学中层以上人员参加)同志们:根据XX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3月5日,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上,教育局刘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这项活动作了全面部署。这项活动,是XX市教育局今年抓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青州教育局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认真分析和排查我们的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提高,建章立制,把“安全优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强化服务”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让教师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今天,根据活动方案的安排,我把个人学习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和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深刻理解上级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规划纲要》精神,明确当前教育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XX年7月13日至14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教育大会。在此之前,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改革开放以来只召开过三次。回顾前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一次会议的召开,都将中国的教育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使中国教育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同志出席会议闭幕式,并作了题为《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第1页共15页的决定》。这次会议提出的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实行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对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落后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1985年到1992年,短短7年间,社会各方面集资办教育就达1000多亿元,基本消除了农村中小学的破旧危房,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完成这些工作则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说第一次全教会使教育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那么1994年召开的第二次全教会,使教育事业走上了快车道,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次会议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次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深刻分析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阐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教会到第二次全教会,再到第三次全教会,从教育体制改革到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再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不仅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跃,是历史性的跨越。去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推进未来十年教育科学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归结两位领导人的讲话,和以往相比,主要有十个新的政策论点。一是关于教育“基石”的论点。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第2页共15页二是关于“现代教育体系”的论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是关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论点。胡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