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观后感精选《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是一部于今年年初播出的纪录片,由林志玲和华晨宇作为分享人。网友们对这部片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一起来看看吧。01他是台湾最顶级的花艺大师,是周杰伦、张震婚礼的花艺顾问。然而,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师承自然的花艺美学家一集中,你所能看到花艺美学家凌宗湧,却与普遍意义上的花无关。你以为你看到的画面会全部都是这样的:然而,整集纪录片中却只有开头在介绍凌宗湧背景时的寥寥几笔,出现了两三个关于花的镜头,其余的则都是他静坐在岩石上、行走在林荫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不是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庄园,也不是被装扮成花海的婚礼教堂;而是淫雨霏霏下绿意盎然的森林,是被海浪冲击的岩石,是被雨水拍打的芭蕉。花非花,技非技拍花艺大师却不见花,一开始总会令人有些失望。但也正如凌宗湧所说,花只是植物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它不是全部。就像这一次的花开去旅行,他选择了绿色作为主题,带着团队来到了十二月的广西阳朔,在没有花材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花谢之后或花开之前,甚至不开花的竹子,在云雾山水之间。凌宗湧说,这是做花艺最吸引他的部分。而早已习惯了有匠人的纪录片必有奇观这种审美期待的我们,是否也该调整一下群体固有的思维定式: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百花缤纷,哪怕一草一木一叶也值得赞美回味。或许是凌宗湧的话给了导演以启发,在看这一集时,你会发现,匠人的技艺不会成为描述的中心,反而是匠心成为了主题。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不是只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匠人之技,更要有别出心裁的匠心之韵。而对于花艺师来说,匠心则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花艺师直接取材于自然,成就于自然,也正是因为更多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与自然的尊重和对话才第1页共9页变得无比重要如此,也只有会和自然对话的花艺师才是真正的花艺师。在凌宗湧的规则里,如果一颗竹子长在自然界很漂亮,不要去剪,要让它维持在最美的样子;取材时要保留最繁茂的部分给自然,给其以野蛮生长的可能;从自然中取的材没达到理想的样子,不去过分苛求,而是换个角度接受与消化它。做到这些何其难,一方面,要守护自然;一方面,要守心克己。因此,在观看这一集时,我们并不会对他巧夺天空的技艺叹为观止,也不会为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钦佩不已,这并不是真意所在。跳出了这样的思维定式,或许意在告诉我们,花艺不只是手艺,当你欣赏一件花艺作品时,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奇观,而更是心灵上的触动。放弃了让观众惊叹,而是去深思。严师也可以佛系,野蛮才有生命力虽然本集名为师法自然的花艺美学家,但师法自然这一概念对于搞艺术的匠人们来说仿佛并不陌生,而凌宗湧如何做到师法自然呢。我想大概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感染后辈吧。我们聊所谓匠心、技艺时,总是少不了传承二字,而在传承二字里,师徒关系总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不同于第一集爆裂编手中师傅老何与徒弟小郭之间严师出高徒的传统师徒关系,凌宗湧对待其徒弟用今天的话来形容,佛系最合适不过。他不会为学生排名,分三六九等,而是把竞争性和功利心冲淡后让其野蛮生长。但是在看似放养式管理的背后,他其实对学生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和更高的期待。笔者以为,本集展现师徒关系的点睛之笔即是凌宗湧在评价徒弟莎莉的作品时所提出的疑问,他说:莎莉我给你打一百分,但是我想和你说的是,当你极力想做到第一名或想做到最美的时候,就很难再发现和看到别人的美。因此,所谓的野蛮生长对徒弟来说才是更大的压迫与动力。当老鹰不再投喂雏鹰,那么它就要被迫学会自己去觅食,也是在这种野蛮生长的淘汰机制下,真正的强者才会如沙里淘金般崭露头角。《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打出了口号拜见师父大人,每一集的匠人故事几乎都围绕或辅以师徒关系展开。而在花艺大师第2页共9页这一集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师徒关系:跳出技法的束缚,自然而然,顺势而为,才是和自然之物的相处之道。因此,在学好花艺之前,要先学会如何观照自然、如何欣赏小物大美、如何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也因之,我们在第三季中通过这样多元化的师徒关系,感受到了更丰富、更深层次的匠人境界。给主创团队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