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规范答题(教案)一、教学目标:规范答题,减少失误二、教学难点、重点:1、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中存在的问题。2、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规范答题。三、教学设计:1、 完成温州市第二次模拟测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抽样)分析。2、 对典型不规范答题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失分原因。3、 发放《永远遥远的门》一文作为学生练习资料。四、教学时数:一课时第 一 课 时一、导入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表述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能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等多种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查。历年来,这种题型是很多考生的瓶颈,是最容易失误、最容易拉开档次的地方。2、(PPT 展示)此次第二次模拟测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抽样)分析。(强调此得分是实验班,而其他班级可能更低)题号1213141516总分最低得分001003最高得分2443414平均得分0.9551.9352.2951.6051.8458.635二、正文(一)这样一来,我们的问题就是,分失在哪里?因此只有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能对症下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此次二模中咱们同学的一些作答,我们一同来找找失分原因。第一板块:(PPT 展示)13.作者以时间为序,以自己对鞍子不断深入的认识及变化发展的情感来结构全文,请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内填写恰当文字,完成对文章脉络的梳理。(4 分)学生作答:(0 分)时间最初后来现在认识从不相信鞍子会裂开从来没有回忆过陪伴我的鞍子回忆起鞍子懂得了鞍子的重要性情感轻狂懵懂后悔参考答案:(4 分)时间最初后来现在认识从不相信鞍子会裂开 发现裂痕累累但没有碎 能真正代表骑手 情感盲目乐观 震动又吃惊 后悔此题出题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要学生根据所给信息“从不相信鞍子会裂开”、“后悔”,在文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填空。其实文本中已有明显暗示。如: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第七自然段。而这位同学的答题很明显枚举文本本身进行分析,所以他的问题就是“脱离文本”PPT 展示并板书:脱离文本分析问题就题答题,主观臆断(脱离文本)第二板块:15.简要概括鞍子形象,并指出它的象征意义。(4 分)学生作答:总结,鞍子代表着一个牧羊人的放牧史,比马匹更重要,记寻了自己成长的历程。鞍子代表的就是一个人。写出了作者的悔恨之情。(1 分)参考答案: 历经苦难而坚韧依旧。鞍子是“我”那段青春岁月(或草原生活)的写照,也是“我”形象的代表。(4 分)此题题干中明确提出两个问题“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