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目标引领1.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识记并掌握生字词。2. 体会课文机智、风趣、通俗、典雅的语言特点。3. 学习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述。 4. 探究本文主旨,学会正确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病患危难。 郑也夫, 1950 年生,当代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西方社会学史》、《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本文是作者 2003 年 5 月 12 日“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认识作者读准下列词语• 反刍 发酵 奶酪 愚蠢 巅峰 豁免 砥砺 觅食 笨拙 唾液 繁衍 打喷嚏 一小撮 根瘤菌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束手待毙 不计其数 名副其实 元老不可匹敌 得天独厚 可观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谱系 一以贯之 束手待毙 砥砺 一招鲜吃遍天 免疫力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解释下列词语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字,形容很多。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元老 :称某一领域中年龄长、资历高的人。可观:指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免疫力:生物对某种危害不感染的特性,分自 然年免疫和获得免疫。不可匹敌:不能相当或不能等同。谱系:泛指事物发展变化的系统。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一招鲜吃遍天 一以贯之束手待毙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砥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 世界上的物种有哪五类?•2. 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3. 什么是寄生?•4. 生物进化有哪两个方向?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 朗读“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 小组讨论: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的寄生现象持怎样的态度? 作者先从细菌的性质与特征谈起,谈了细菌的古老、重要作用、不可毁灭、生存策略等问题,从而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寄生现象。寄生现象在人类社会同样古老,要同寄生行为作斗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者让大家采取“不卑不亢、不瘟不火、不喜不哀”的态度,是要人们心平气和地去消灭“寄生虫”们,几千年的陋习不可能完全铲除;同时与寄生行为作斗争,还有利与人们激起斗志,磨练意志,开动脑筋,增加智慧。合作探究合作探究2. 举例说明这篇演讲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你认为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点?3. 探究本篇演讲的主题。 通过有关病毒,寄生的科学知识的生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