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市广电局工作小结汇报材料与市广电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半年总结汇编市广电局工作小结汇报材料一、以“五抓”为总体格局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坚持规划先行。一是先后组织制定实施了全市广播电视自然“盲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光纤通达及广播建设等若干重点专项工作规划,加强和改进了对全系统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规划引导。二是在《 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框架方案》基础上,制订了《 市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打造广播影视公共服务“ 模式”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推动步骤,规划引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着眼长远,提前谋划,主动实施并基本完成了《 市广播影视进展策略讨论》项目,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奠定了良好基础,走在了全省广播影视系统前列。2、着力抓好覆盖。一是提前超额完成“盲村”建设任务。于 月底提前 4 个月超额完成全市“盲村”建设民生工程任务,为全市 3015个 20 户以上自然“盲村”77804 户农村群众配置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41.6%,群众满意率达 99.5%。在推动此项工作中,我们创新思路、积极争取,成功节约市财政预算资金约 1500 万元,并探究构建了“当地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设备供应商与售后维修服务商共同承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售后服务保障”的“ 模式”,受到葛红林市长、何华章部长、王忠林副市长和省广电局充分肯定。二是出色完成集中居住区有线光纤通达和广播室建设。超额完成全市新建成的651 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有线光纤通达民生工程,并自加压力,组织推动了 648 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室建设。在“盲村”建设节约预算资金后,积极争取市财政局支持,及时调整预算安排和补助标准,为以上第 1 页 共 1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讨论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电视系统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并以此完善了农村“户户通”工作规划,更加科学地确定了未来进展目标和推动步骤,拓宽了工作领域,明确了工作抓手。三是加快推动广播影视灾后重建。着力加强了对 4 个重灾县(市)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了工作推动机制,并按要求对广播影视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经过协调和争取,截至 12月底,4 个受灾县(市)经省、市发改部门确定的 15 个广播电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开工在建项目 13 个,完工项目 2 个,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