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公立寄宿学校深情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总结大路中心学校为充分体现农村小学办学特点,开创教育新局面,优化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解决偏远学生上学、外出务工及经商家庭子女管理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经过半年多的酝酿、考查、筹备,于2007年秋季开始创办寄宿部。几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凭着一腔热情,凭着一股干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由于办学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寄宿部越办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形成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一、科学管理力争使寄宿部成为寄宿生的家园、乐园寄宿生的全程管理是寄宿制创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寄宿生吃住在校,其管理难度、深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学生年龄小,有的只有八、九岁,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二是他们想家;三是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太差,成绩悬殊大;四是难管理的学生居多。在问题面前,我们没有畏缩,而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深知要使寄宿部健康发展,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否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管理上力求规范科学。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一)严格执行寄宿生入学制度。为完善寄宿生入学手续,明确家长与学校双方的教育职责,每年秋季招生首先由家长填写《留守子女寄宿教育托管申请书》并与学校签订《留守子女寄宿教育托管协议书》,从而使家校双方明确教育监管责任,共同承担教育任务。(二)组织健全,明确职责。为加强寄宿部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别对寄宿部的安全、教学、后勤负主要责任。我们制定了《值班制度》,规定值日领导配一名值日教师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同时还制定了《大门出入审批制度》《班主任与生活老师交班制度》《生活老师陪宿制度》《食堂人员及生活老师职责》等近50个规章制度,并与相关人员签定目标责任书,各类人员分工负责,统筹安排,各司其职。保证了对学生二十四小时实施有效管理,保障寄宿生在校安全。(三)着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能力。为使学生尽快适应寄宿部的管理,我们从规范学生行为入手,以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规范,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四)慎之又慎,把好学生衣、食、住、行关。1、让学生吃得好。学校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每周日定好下周伙食,本着精心调剂饭菜味口,不断变换饭菜花样原则,做到周内每天饭菜不重复。为确保学生饮食卫生,每顿饭我们都坚持尝餐和饭菜留样备查。对生病的学生,根据医嘱及学生本人要求,另开小灶。同时,还定期征求学生和家长对伙食方面的建议,开展了“文明用餐”、“珍惜食物”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2、让学生住得好。学校每一天对宿舍进行一次消毒。生活老师夜间定时巡视孩子的睡眠情况,及时给爱蹬被的孩子掖好被子,保证每个孩子的睡眠质量。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眠前,生活老师都督促孩子及时洗漱。为给寄宿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十分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孩子们精心地装饰点缀着各自的宿舍,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各寝室都由学生自己命名,如“储英一族”、“花季少年”、“温馨小屋”等。使寝室真正成了寄宿生温馨的家。3、让学生学得好。在教学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每周增开英语、电脑课。学校还挑选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寄宿部任教。寄宿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农村,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无法辅导学生,且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无法管理教育学生。因此,不少寄宿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及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师教学情况。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全程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并通过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还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