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APEC对中国的战略意义APEC影响力有多大?APEC成员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贸易额等站到世界近一半,APEC成员国中有中、美、俄三个世界大国。作为APEC中人口最多、贸易量最大、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来说,如何梳理和引导好APEC的走向,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APEC这个平台,中国有充分利用其影响力为中国国家战略服务的必要这次APEC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呢?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可以这么说,若任当前形势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巨大灾难,很多国家的经济可能面临崩溃局面。一旦如此,新兴市场的很多国家未来都不得不等着世界银行和IMF带着西方的旨意,作他们的“掠夺式救世主”了。所以,如今的世界,亟需新的经济增长点,亟需新的经济火车头来带动世界经济。中国,就是借此机会,在几乎所有成员国都需要的情况下,将有利于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国战略、政策融入到APEC当中的。北京APEC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其中涵盖了四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以及反腐败执法合作。这四大议题,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和亚太绝大多数国家的战略意愿。如果将这次APEC会议比作一个人体,那么“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大脑,“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骨架,“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是肌肉,“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是血管,“反腐败执法合作”就是皮肤。大脑:“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之所以是大脑,原因是这正是几乎所有国家心中所希望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因此,这一涵盖几乎所有国家的核心思想自然是这次会议的“大脑”。骨架:中国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了很多基于中国国家战略的规划,这些战略规划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印缅梦经济走廊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东北亚经济整合战略等。这些战略中,每个都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每个都是以中国的国家战略为基础的,每个都是符合APEC几乎所有成员国的战略利益的。更为重要的是,上述这些战略,最终都可以统合到更广大的战略—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当中。如今,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由中国提出了两个符合大方向的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国在亚太地区指定的所有区域经济战略,都可以融入到上述两个战略当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可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可以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则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最终可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就是中国包容性发展战略,实现合作共赢是战略的中心思想,这也是中国最高国家战略的包容性体现。这一部分,当然可以比喻成亚太的合作骨架。肌肉:“促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是肌肉,其根基也在中国。站在中国战略角度来说这些战略的拓展在经济层面,都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由中国这个经济内核影响到相关经济体,促使他们称为中华经济圈的配套。如此一来,大家都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来“长自己的肉”,通过“长自己的肉”来实现自我发展。那么如何实现“长肉”(经济增长)呢?大家在五个支柱领域展开合作,包括经济改革、新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支持、城镇化。这五大支柱中,前三个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政策方向,包容性发展是中国对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应该遵循原则的看法,而世界上当前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正发生在中国。所以,本质上,这5个讨论点,就是这些国家围绕中国的国家政策展开讨论,然后各自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考虑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就是这次APEC峰会经济合作的本质。血管:“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则是本次APEC会议战略规划内容的“血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在现有区域经济框架上“长肉”(经济增长),必须靠血管给各个组织输送营养。这些血管由什么组成?就是由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