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全区确立了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对农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传统农业比重大、立足本区特色,按照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压缩和淘汰低效粮食作物,发展蔬菜、花卉苗木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改造提高种植业、培育开发特色农业园、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特色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水平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特色经济,近期,我办就全区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调研。我区特色农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问题也很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我办在充分研究探讨基础上,大胆谋化,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全区特色农业向纵深发展。 一、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年全区共有耕地 4.7 万亩,总播面 8.92 万亩,其中粮田8.2 万亩,菜田 0.71 万亩,其他济作物 0.1 万亩。设施播面0.25 万亩,主要集中在方村镇方村和西京北两村。**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 689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794 元。 全区确立了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主导产业。一是无公害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方村镇方村、西京北两村。其中集体规模生产面积 0.25 万亩,建有温室 580 栋,涉及农户 23 户。主要生产品种有黄瓜、西红柿、等普通蔬菜品种和名、特、优、新品种。二是粮饲兼用粮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粮饲兼用玉米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全区特色粮饲兼用生产面积达 2.1 万亩。主要分布在宋营、方村两镇,第 1 页 共 3 页生产品种邯郑单 958、蠡玉 14、农大 108 等。 (二)基本特点 1、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区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在频繁征占耕地的情况下,我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稳步发展优质专用粮、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增加特色品种”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了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引进名、特、优蔬菜、花卉苗木品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