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的工作计划 20**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理念,巩固既有工作成果,研究解决薄弱环节,立足当前、规划长远,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在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加强村(居)民自治和民间组织管理上实现新进展,在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和调整优抚政策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上收到新成效,在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上求得新提高,实现民政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0**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着力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0**年,社会救助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制度、抓好实施、提高水平、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和完善体系建设。 着力健全实施各项救助制度。灾害救助,要继续落实《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健全灾害管理体制,完善救灾减灾协调机制和灾情会商机制,重点规范省、市(地)、县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加强救灾装备、物资储备和减灾卫星应用系统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灾后倒房重建改造“茅草土坯房”,改善特困群众的住房条件;继续开展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全面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城市低保,要在规范管理、“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类救助”,研究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差金额。农村低保,要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建立制度,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继续健全推行特困群众定期定量和临时救济制度。农村五保,要认真做好五保供养条例修订出台后的贯彻落实工作,尽快把符合条件的孤老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医疗救助,城市要继续试点、积累经验,农村要加快推进、建立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要研究配套政策,积极主动救助、第 1 页 共 8 页分类救助,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设施建设,切实保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同时要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对城乡低收入人群中有特殊困难者给予及时帮助。 适度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水平。结合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因素和各地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科学测算,适时提高受灾群众的口粮和倒房补助标准,提高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低保标准和补差金额,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的供养标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