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管理观后感 在观看完形势报告后,我办积极围绕形势报告内容和十二五规划等方面,结合本职工作展开深入讨论,同志们一致认为:《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是一场凝聚人心的精彩报告,是一堂丰富生动的形势政策教育课,令人回味,倍受鼓舞,很受教育。四川,在 2008 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岁月。经历了地震的巨大创伤后,四川人民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并坚持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着力打造灾后重建样板、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城乡面貌脱胎换骨,城乡建设水平整体跨越二十年以上。三年的时间,四川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并为四川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2011 年,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建党 90周年的欢庆之年,作为水务人,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XX 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建设。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管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推进农业节水。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和行为。”具体措施包括: 1、逐步对全市日用水量 200m3 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用水台账,按照用水定额并结合用户实际用水量,下达用水计划,实行用水计划管理。 2、通过开展水平衡测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建设节水示范工程,督促企业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我市节水技术改造。 3、在每年三月份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五月份的全国节水宣传周活动中,特别是全国节水宣传周活动中,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口号、专栏、印发宣传资料、有奖问答、报刊、电视、征文等形式,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第 1 页 共 2 页 4、通过和建设、发改等部门协商,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将节水审批纳入我局行政审批,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设备和器具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5、拟定节水灌溉实施方案,选定胥家镇、青城山镇、向峨乡、玉堂镇的部分村为示范区,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6、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逐步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 7、对我市工业和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