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跟踪训练14物态变化(A组)1.(2011绍兴)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解析汽化指的是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湿衣服上的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跑到空气中去,衣服变干,符合汽化现象,故选B。答案B2.(2011嘉兴、舟山)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解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A中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因此水能加快蒸发。答案A3.(2010天水)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解析液化指的是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体小水滴,故属于液化。答案C4.(2010北海)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解析水在沸腾前,水温不断上升,一直到达沸点,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选D。答案D5.(2010青海)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解析液化、凝固会放出热量,熔化、汽化会吸收热量。大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故放出大量的热。答案B6.(2010西宁)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C.游泳者离开泳池上岸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解析洒水是蒸发吸热,用干冰降温是干冰升华吸热,游泳者感到冷是蒸发吸热,冰块在水中熔化是熔化吸热。答案D7.(2010永州)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早春,冰雪融化B.盛夏,冰棒冒“白气”C.深秋,田野花草挂露珠D.寒冬,霜打枝头解析A中冰雪融化是熔化过程,它需要吸收热量。答案A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答案B9.(2010莆田)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解析电吹风吹头发是加快表面空气的流动,达到加快蒸发的目的。答案B10.(2010沈阳)下列做法能减慢蒸发的是()A.在通风处晾衣服B.用吹风机吹干湿头发C.用扫帚扫开篮球场地的积水D.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答案D11.(2010北京)图中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解析露珠是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答案B12.(2010宜昌)南极科考队员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A.沸点低B.凝固点低C.密度小D.比热容大解析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在南极低温的环境下,很多液体容易凝固,而酒精凝固点低不易凝固,所以依然可用。答案B(B组)13.(2011金华、丽水)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B.是因为“油”的沸点低C.“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D.是因为手上沾有水吸收了“油”中的热解析魔术师利用低沸点的物质造成沸腾现象,这样手伸进,就不会烫伤了。答案B14.(2010枣庄)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煮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汤将()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低于水的沸点解析沸腾需要满足二个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吸收大量的热。当锅内的水沸腾,碗里的水达到沸点,二者温度相同,这时碗里的水不能再从锅里的水吸热,因此碗里的水不能沸腾。答案C15.(2010枣庄)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解析水银为晶体,-39℃是它的熔点,在-39℃时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答案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