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总则......................................2二、防治冲击地压综合管理制度..................2(一)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2(二)防冲工作矿长办公会议制度...............2(三)防冲巡回检查制度.......................2(四)微震事件分析处理制度...................2(五)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2(六)监测数据保存制度.......................2(七)监测数据分析制度.......................2(八)防冲信息报送及发布更新制度.............2(九)防冲设计规划管理制度...................2(十)防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归档制度.........2(十一)防冲例会制度.........................2(十二)防冲隐患排查制度.....................2(十三)冲击地压事故汇报和分析制度...........2(十四)防冲工作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2(十五)防冲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制度.............2(十六)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2(十七)防冲教育培训制度.....................2(十八)交接班管理制度.......................2(十九)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物料捆绑制度.........2(二十)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躲炮制度.............2(二十一)冲击地压危险区限员管理制度.........2(二十二)卸压工程量化考核管理办法...........2三、附则......................................2I山东新河矿业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暂行)一、总则(一)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冲管理,提高矿井整体防冲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综合管理制度。(二)公司经理(矿长)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作;公司副经理(副矿长)根据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组织矿井生产,协调各专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防冲副总、防冲办主任在分管范围内负责落实责任。(三)加强对综合管理制度中各项要求的实施和落实,确保能够长期有效的运作。(四)本管理制度以《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淄矿集团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针对新河矿业公司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山东新河矿业有限公司各单位及机关科(部)室。二、防治冲击地压综合管理制度(一)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为切实加强防冲基础工作,对生产区域防治冲击地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特制定本制度。1、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每天以监测日报表的形式进行预测,每周以周例会的形式进行预测,每月以矿长办公会议的形式进行预测,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司经理(矿长)、总工程师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判定,判定有冲击危险时,由1总工程师组织实施解危。2、冲击危险程度分为三级:Ⅰ级(严重冲击危险区):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解危处理的地区;Ⅱ级(中等冲击危险区):需要进行解危处理的地区;Ⅲ级(无冲击危险区):可以正常工作的地区。严重冲击危险与中等冲击危险区统称为有冲击危险区。3、冲击危险程度可以采用经验类比分析法、钻屑法、应力在线监测、微震监测等方法确定,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时,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确定冲击危险性临界指标,并存档备案。4、用经验类比分析法评定冲击危险级别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本煤层已发生冲击地压,或相似条件下的采区已发生冲击地压。(2)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3)煤层老顶为厚5m以上,抗压强度大于70MPa的坚硬岩层。(4)孤岛形、半岛形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5)上部煤层遗留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6)煤层厚度和倾角有突然变化。(7)褶曲和断层地质构造带。(8)煤炮剧烈、频繁。(9)巷道煤(岩)体位移量。5、钻屑法监测钻屑法监测采用直径42mm的钻头,施工时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接近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断为有冲击危险;记录钻进时的动力现象,如声响、卡钻、钻孔冲击等现象,作2为鉴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6、利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工作面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1)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