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序言第一章"十一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第二章"十二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发展机遇二、面临挑战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第四章"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一、发展目标二、产业布局第五章"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任务及重点实施项目一、文化演艺业二、新闻出版业三、艺术品交易业四、文化旅游业五、设计服务业第六章"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建立高效的联动协调机制(二)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促进政策(三)加快集聚区功能提升二、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六、提升区域文化品牌七、规划实施第七章规划评估一、监督考评二、规划调整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北京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更高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把北京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的重要时期,是西城区深化区域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保持领跑地位的关键时期。《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在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后,西城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战略的重要规划之一,是西城区在新时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本规划主要明确了西城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主要工作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指导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关于制定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第一章"十一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体系不断优化,九大产业门类实现了均衡发展。"十一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0%,高于全市GDP增长率8.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12.3%。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西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对全区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日趋稳固,并关联带动了众多周边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全区文化资源禀赋强,有力支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西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皇家宫苑、王府私邸、故居会馆、寺观坛庙、民俗市井星罗棋布,是皇城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会馆文化、商业文化等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区域。拥有历史文化保护区18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4个,文物保护单位179处,有遗迹可考的会馆101处。截至2010年底,西城区拥有新闻出版类法人单位808家;拥有文化艺术类法人单位804个;拥有以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等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场所26个,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29个,以及中国儿童中心、北京青年宫和北京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西城区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文化资源基础。"十一五"期间,西城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促进了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末,西城区共有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7921家;资产总计达到1029.5亿元。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104.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7.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2%;2010年,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