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梁家河读后感永远的梁家河VIP免费

梁家河读后感永远的梁家河_第1页
1/4
梁家河读后感永远的梁家河_第2页
2/4
【《梁家河》读后感】永远的梁家河畅言人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昨天公司党委给所有的干部党团员发放了一本书叫做《梁家河》,主要讲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报纸上说,5月21日XX省委中心组集体围绕《梁家河》一书进行交流研讨时,常委们一致认为:梁家河有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中华复兴的梦想,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原本想闲了抽时间看看,可看了报纸上的报导,就忍不住"日夜兼程"的看看,快速通读完后很多地方感同身受。我虽然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在很短的时期内感受过陕北的"苦""乐"滋味。我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接界的地方,我家属于渭南地区,我外婆家属于延安地区。因为是长孙和长外孙,所以小的时候就经常被大人们当做宝贝疙瘩这几天在我家,那几天在外婆家,以至于我外婆经常说我们家的老头子(我爷爷)不愿意叫他孙子去她们家,可外婆照样过一段时间还是要把我接到她们家。小时候我感觉陕北还不错,至少那个叫做黄龙山的陕北小村子还不错,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从我们家到外婆家大约要走十五里路,那时候外公外婆还比较年轻,基本上是背着我,架着我去她们家的,外公每次把我放在他们家炕上,气喘吁吁的说我这娃难伺候得很,抱着嫌勒,背着嫌咯,架在脖子上闲高。那时候我才不管外公怎么说呢,因为外婆早就把一碗甜甜糖水端到我跟前了,大口的喝下去真是美极了。那时候人穷,到谁家能有一碗糖水就算是最高规格的接待了。就像我不高兴的时候,他们给我一个糖瓶子,一根筷子,用筷子蘸着糖哄我。我至现在都不太喜欢吃土豆,当地人叫洋芋。那时候外婆她们那个片地方因为干旱和土质的原因盛产洋芋,所以洋芋既是主食又是菜,有可多种做法。整个的洋芋可以蒸、煮、烤,可以切丝炒菜,可以和面和在一起烙饼子,也可以凉拌或者做第1页共4页成麦饭。因为粮食不够吃,所以大家就变着花样吃洋芋。早上睡在炕上,外婆就会把灶火里烤好的洋芋给我扔到炕上叫"小懒虫"吃,我的早餐基本上是在被窝吃的,吃早饭的时候会用一种叫做炭勺的炒菜器具炒一小份洋芋丝,倒在很小的洋瓷盘里,那时候炒菜就是淋几滴油,(那时候的油很金贵,好一点的家庭会用这个月吃了多少油来表示日子好),但不管怎么吃它还是洋芋,吃多了就吃厌烦了。很小的洋芋就在锅里煮到洋芋皮裂开,然后倒在盆里用木棍捣成泥状喂猪吃,所以我现在看到小土豆炖排骨,我经常说,过去这土豆我们都是喂猪的,多数时候会惹来一脸的惊诧。陕北的小吃很多,金银馒头就是一种,粮食不够吃,就是用白面和玉米面蒸的馍,还有钢丝饸烙,其实就是玉米面压的很劲道的饸烙,吃多了也不好吃,还有软糜子饼,还有用红薯粉或者洋芋粉做的凉粉等等。陕北很多地方是缺水的,《梁家河》一书中说到的挑水,当地人叫做担水。有一年放暑假我也主动的加入担水的行列,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沟里担水,村里的老老少少到沟里一个山泉畔排队担水,早上刚起来水质很清澈,能看见泉底的水草。外婆怕我不会用水担,就给水担上穿了一只棉套袖(陕北人冬天防手腕冻的),我挑着一担水摇摇晃晃的跟在队伍里,慢慢的就落在了后面,去沟里的山路崎岖不平,只有上了沟坡才有平处可以歇脚,可是我不行,累的实在走不动,肩膀也被水担磨红肿了,在半坡上休息,还必须让水担吃上劲,因为地面不平,水桶一半悬空,要保持平衡,否则水就会流出来。就这样走走歇歇总算把水担回去了,到家里也只剩下多半桶了,半路上遇到人家返二趟的就感觉很丢人。山里人很朴实,有的笑着点点头,有的鼓励我说慢慢走,步子要稳,要不然水就漾出来了。就这多半桶水让外公外婆高兴了好长时间,见人就说,我娃长大了,能担水了。正如《梁家河》里所说的那样,陕北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很多人病了就是扛着,或者用土办法自己治,我都记得有些小孩子晚上不停地哭,他们就写:"天皇皇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在村子人容易看到第2页共4页经过的地方,现在谁都知道肯定是孩子哪里不舒服。我的舅舅也就是在那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梁家河读后感永远的梁家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