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学 段:水平三(五年级) 授课教师: 陈国祥1水平三 (五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实践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篮球技术的一些基本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创新、参与和合作意识,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适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与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三五年级篮球单元的第 2 课时。篮球行进间运球属于(水平三)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可以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但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学中,教师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达到学会知识、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的目的,让学生体验参与本课的乐趣,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四、学习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并建立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概念。2.正确掌握行篮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熟练的完成行进间运球技术。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手型、触球部位及球的落点 难点:运球与脚步相协调、人球同速六、教法与学法教学:讲解示范法、比赛法学法:观察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流程篮球操、球性练习-→复习原地运球-→强化手型-→定位触球部位-→定位落点-→快速运球-→组间运球比赛-→身体素质练习-→放松八、场地器材的设置和安全防范:篮球场一片 篮球若干 标志贴若干 音响一套 安全防范: 1.课前了解学生原始健康状况,安排好见习生,设置专用框,给学生摆放校牌等不利于上课的物品。 2.根据学生身高臂长确定学生练习间距,规定行进路线,确保不相互碰撞。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充分做好专项准备活动,学会保护帮助方法,增加互助练习的机会,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九、教学效果预计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里体验和情感交流。2.运动负荷预测: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出发,本课练习密度控制在 45%左右,平均心率控制在 120-125 次/分为宜。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