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解放战争及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命题点一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比较西安事变重庆谈判时间1936 年 12 月 12日1945 年 8 - 10月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拒绝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企图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西安事变重庆谈判过程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国民党与共产党正式签署《会谈纪要》 ( 即“双十协定” ) 。但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双十协定”签订后,只要蒋介石发动内战,就会陷于政治上的被动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团体、党派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国共两党应以大局为重,合则两利❶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 )① 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② 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③ 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④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C命题点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阶段阶段特点原因总体特征从洋务运动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并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从发展程度来看,虽然有长足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从分布来看,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阶段阶段特点原因总体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内因: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发展程度来看,虽然有长足发展,但总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