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工作计划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居民生存的起点和终老的归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社区已成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和依托。作为老工业城市,面对下岗失业人员多、离退休人员多,管理难、就业难的现状,我们把社区劳动保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的优势,广泛开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从而将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整体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已全部纳入社区管理,通过社区推荐安置,近 3 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了再就业。近年来,我们围绕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基础建设,为最佳社区创建活动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就业服务最佳社区”的创建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作支撑,我们通过加强四个方面和建设,夯实了基础劳动保障工作基础。 1、加强机构建设。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社区平台建设“六个到位”的要求,我们在机构建设上做到“四个落实”。一是落实工作机构。在全市 21 个街道、182 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纳入街道、社区统一管理,业务上受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二是落实工作人员。2003 年 3 月,由我们牵头,联合财政、民政部门制定招聘办法,面向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伍战士、大中专毕业生公开选拔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从 1588 名竞争者中择优选拔录用 182 人,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 98%,并进行了四期专项培训。三是落实工作场地。我市先后拿出 2850 万元新建、改造社区工作场地,确保了每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场所面积在 50 平方米以上,并建在最方便居民的地方。四是落实工作经费。我们按每个服务所(站)每年 1 万元的标准,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预算。市财政还专门拨付 15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加强社区劳动保第 1 页 共 6 页障信息网络建设,并且每年拿出部分资金,视各街道社区工作的实效给予奖励及经费补贴。 2、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工作考核标准化。我们对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考核标准》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制度,并逐项量化,一级抓一级。二是日常工作规范化。我们特别制定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人员守则》、《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