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总结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总结 篇一:国家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1 国家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XX 县区海洋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科技部门的支持下,XX 县区海洋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科普示范基地在大力培育推广本地海产苗种养殖,普及海水养殖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基地还针对渔农民和青少年开展技能培训、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惠农效果。现就中心科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基地科普平台建设,提高基地科普惠农水平 中心以金平育苗场为基础建设科普平台,经并购、改造和维护,目前已是一个设施相对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科普示范基地。基地以科普宣传为抓手,进一步加大重大科技攻关力度,特别是在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厚壳贻贝产业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瘤荔枝螺规模化人工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研究、小刀蛏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等边浅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还积极积极参与了厚壳贻贝、小刀蛏、瘤荔枝螺、等边浅蛤、条 石鲷、赤点石斑鱼等海洋生物资源人工增殖放流。 二、主动设计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一是贻贝产业化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推广。从 xx 年开始,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形式,联合浙江海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浙 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 XX 市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厚壳贻贝人工育苗和海区保苗、养成系列课题的攻关。研究人员在 XX 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倪梦麟的带领下,通过连续不断地攻关,于 xx 年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厚壳贻贝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当年培育出稚贝 6000 万粒,xx 年此技术经巩固后,厚壳贻贝人工育苗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共培育出厚壳贻贝稚贝 4 亿第 1 页 共 4 页粒,xx 年厚壳贻贝人工育苗完全实现了产业化,全县共培育出稚贝 8 亿粒。xx 年达到 10 亿粒。xx 年由于海水温度偏低、海区饵料偏少、养殖密度偏大,导致 xx 年收获的贻贝普遍偏瘦,为改变这种现象的发生,中心积极组织专家到基层调研,摸清情况,寻找对策,并向县领导献计献策。在此基础上积极深入渔农村,向广大渔农民开展科普宣传,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另外由于今年台风的影响,养殖设施遭到了巨大损失,为此中心通过科普宣传、科普进社区,积极向养殖户推广抗风浪养殖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