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你知道邹韬奋其人吗? 邹韬奋( 1895—1944 ):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祖籍江西,生于福建。 1921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1926 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主编了《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 1944 年 7 月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检查预习,读准字音:查氏( ) 瞥见( ) 妹仔( )巡阅( ) 呜咽( ) 女红( )惺忪( ) 唏嘘 ( ) 万籁俱寂( ) 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 ) 循循善 ( )人影憧憧( )脸颊 ( )辗转反侧( )邹韬奋( )zhāpiēzǎixúnyègōngxīng sōngxī xūlàinièwěixún xún chōng chōngzhǎn zhuǎntāojiá学习目标:1 反复朗读 , 体会文中母亲真挚、深沉的爱。2 、通过合作式和研究式学习 , 整体感知课文 , 揣摩语言 , 体会母爱。听读课文,初步感知:1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2 、请用笔勾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词句。整体感知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1 、元宵母亲背我赏灯2 、讲述故事情感丰富3 、儿子受罚母亲落泪4 、灯下熬夜为儿做鞋往事再现• 文中写了母亲的四件事,各表现出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一件事表现母亲爱子之殷勤与细心;第二件事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第三件事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的矛盾心理;第四件事表现了母亲勤劳辛苦能干。合作探讨探讨交流• 小组讨论: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 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