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纳税”教学有感VIP免费

“纳税”教学有感_第1页
1/2
“纳税”教学有感_第2页
2/2
“纳税”教学有感 大庆市乘新小学张志艳 在进行五年级数学“纳税”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以及爱国情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请看我的几个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大家说说什么叫纳税?纳税有什么意义?请大家随便谈谈!生 1:纳税就是给国家交钱。生 2:我要有钱就不纳税!生 3:不纳税不行,国家会罚你的!生 4:老师,为什么要纳税呀?国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听了孩子们的话,别提我有多失望了!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心底里说:“这样的孩子就是再有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虽然我此时的心情无法平静,但还是故做镇静的对孩子们说:“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是有法律规定的。”只听下面有个小男生小声说:“哼,凭什么呀,打死我也不交!”我仍装听不见,看来孩子们对纳税的意义真的是一无所知。我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能来上学是谁供你上的学?” “爸爸、妈妈!”这声音几乎是异口同声;我又问:“大家说学校挣不挣钱?” “挣!我们刚刚交了好多钱呢!” “本学期大家一共交了多少钱?” “好多呢,每人 300 元。” “那好!我们拿出练习本来算一笔帐,看看学校赚了我们大家多少钱好吗?” “ 好!大家一项一项的向我汇报。” 书费预交款:110 元;水费 20 元;杂费 100 元;看护费:70 元,一共是300 元。接着我说:“书费是学校统一为大家定教材的预交款,每学期末都是多退少补,不能算学校挣的钱吧?” “不能。”水费是给大家买水喝的,我们班级喝多少就买多少,不能算是学校挣的钱吧?” “不能!” “外教费学校是采取大家自愿,所交费用是雇外教用的,也不能算是学校挣的钱吧?” “不能!” “好了,接着大家把真正学校得到的钱算一下好吗?”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列上了算式:(1)每人交给学校:300-(110+20)=170(元),全班共交给学校:170×45=7650(元)。我接着问:“同学们知道我每个月的工资吗?” “不知道。” “好,那么老师告诉大家:我每月的工资大约是 2000 元,请大家算一算我本学期的工资(按照 6 个月计算)。” 同学们很快列出算式:2000×6=12000(元),还没等我说话,同学们就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也有的同学们说:“老师,我知道了,学校赔了!” 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我知道了!学校没赔,因为你教两个班呢!” 也有的同学说:“老师,还是陪了!因为还有我们魏老师(班主任)呢!” 接着有同学说:“老师,不对,除了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纳税”教学有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