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年终总结及计划 一、优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我区现有重点优抚对象接近 10 万人,其中有 76110 名在乡复员军人是 1954 年 10 月 31 日以前入伍的复员军人,全部享受定期定量生活补助;有 2268 名红军失散人员享受定期定量生活补助;此外,享受残疾、定期抚恤金和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21714 名优抚对象中,也有 85%左右属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对象。 第一,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52 号)和《关于提高回乡务农抗战老战士等在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和维修抗日烈士纪念设施等工作的通知》(民发[20**]54 号)文件精神,提高了四类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 第二,积极探索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题。针对老复员军人目前身体状况较差,年老体弱的问题,柳州、桂林、来宾等县市采取将老复员军人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定程度上缓解在老复员军人治病难的问题。同时,各地市拿出一定资金,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又身患重病的复员军人进行大病救助,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第三,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对烈军属、老复员军人、老伤残军人的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慰问物品,价值 100 多万元以上。 第四,在抗战胜利 60 周年之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各市、县组织了对抗战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的慰问,发放了抗战胜利纪念章,全区共慰问了 2246 人,使老同志们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五,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市、县光荣院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一年来,全区 14 所光荣院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在去年基础上增加入住对象 140 多名孤老复员军人。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 56 所光荣院,收住光荣老人 524 名。各光荣院进一步完善生活设施,陪齐床头柜和衣柜以及电视机等生活用品,提高第 1 页 共 3 页了光荣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了新突破 (一)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五保村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今年全区计划建成五保村 2000 个,其中上半年已动工 1450 个,建成 745 个,入住五保对象 4808 人,共下拨五保村建设补助金 5210 万元。二是继续抓好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工作。全区 36.2 万五保对象中,已有 32.9 万人能按桂民发[2004]8 号文件规定标准落实到位,其他的也能按临时救助的办法进行救助。三是做好春荒、冬令的救济工作。对农村五保对象进行重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