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春蕾计划”工作总结 妇联“春蕾计划”工作总结 妇联“春蕾计划”工作总结 真情献春蕾 “春蕾计划”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1994年开始实施的,是集社会之力,济贫助学,帮助品学兼优但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失学的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进入新世纪后,XX 市妇文秘 114 版权所有。联在省妇联的直接领导下,加大了“春蕾计划”工作力度,特别是2004年以来,加快了工作步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全市已接受中国儿童基金会捐助的资金30万元,修建春蕾学校两所;接受社会各界捐助43万余元,资助2479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为确保“春蕾计划”的有效实施,市妇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失学女童档案。在此基础上,挑选出一批学习优秀、家庭困难、家长又特别支持孩子上学的女童作为资助对象,并向上级妇联推荐,各级妇联积极充分的准备工作使这项爱儿童、得民心的工作很快在全市铺开。 2004年“六一”期间,由 XX 市妇联、市妇儿办、晋中日报社联合,通过新闻媒体,架设爱心桥,开展了“春蕾行动在线”活动,号召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献出一份爱心,帮助品学兼优但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失学的女童重返校园,完成中小学学业。与此同时,市妇联在举行了 XX 市实施“春蕾计划”资助结对仪式,活动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媒体的大力宣传也使该活动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市人大副主任、市妇联主席郝秀珍,市妇联副主席赵凯琴、郑改兰、王晓丽等领导带头捐款资助。家住 XX 省建国门内大街8号中粮广场c座5层、在《时尚》杂志社工作的原晓娟同志,在晋中日报春蕾行动在线栏目中,看到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左权粟城乡原庄村原晓娟、原丽娟姐妹俩(姐上初二、妹上初一),因父亲瘫痪,第 1 页 共 3 页母亲改嫁,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而面临辍学时,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决定资助姐妹俩完成初高中阶段的学业。新学年开学前,原女士已将姐妹俩当年学费400元,通过市、县妇联转到学校。太谷商界七位女士共同商定资助30名面临失学的女童完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全部学费,太谷金谷碳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兰代表七姐妹在发言中说,我们这些昔日围着锅台的家庭妇女能走出厨房,加入到经济建设中,取得较好成果,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好过了,但不能忘了还有不少孩子因贫困上不起学,我们有责任、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