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潜在的创新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关键词】 创新思维 培养 提高 美术教学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上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新型人才的培养迫使我们改变教育理念,美术课堂教学必须富有创造性,就是让学生自主化,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发挥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巧妙地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死板的直接灌输和紧张的学习氛围是开拓少年儿童大脑思维的巨大障碍。如果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设置悬念,就会把学生带进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心灵和智慧的天窗徐徐打开。如学习《绿色和紫色的画》时,我先让同学们欣赏了一些以绿色和紫色为主的画,再告诉他们,绿色和紫色是用红、黄、蓝三原色的其中两色调配成的,现在谁猜一猜是用哪两种颜色调成的?谁能第一次就能试调成功?并且出示红、黄、蓝三种颜料,让他们试调。学生争先恐后做实验,积极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他们带着渴望走进课堂,画得轻松愉快,画得多姿多彩。二、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像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所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