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制度的调整研讨 【内容提要】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和十一五人口规划的基础上,未雨绸缪,展望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与路径,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解决性别比升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市场生育;生育平等;人口现代化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看,中国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作为计划生育的努力目标,我国的低生育率已成为现实,但是,我国人口的急剧转型带来了与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变化的一系列问题,对我国的教育、就业与妇女地位等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有关预测,中国到 2040~2050 年人口达到 15-16 亿时将实现人口零增长,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福利影响巨大,要求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的制度性因素因势利导,进行转变。现行人口政策,主要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为主,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框架下进行的,政出多门,存在着诸多的不平等状况。200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决定认为,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人口数量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保持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我国各地人口发展极不均衡,因此,未雨绸缪,考虑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路径,有助于人口发展走上和谐文明的轨道。本文从分析现行人口政策的问题出发,了解近年来对人口政策的新见解,并以总和生育率为主要参考指标,描绘了人口政策转变的可能性路径。 一、现行人口政策的问题 (一)对现行政策作用的评估,但对计划生育的效果,学术界众说纷纭。 1、主流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成绩显著,效果有目共睹。连续 30 多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使中国飞驰的人口列车第 1 页 共 7 页终于逐渐减速,摆脱了“人口数量危机”,中国的人口增长类型由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在 70 年代以后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转变完成。 2、相关甚小。例如,梁中堂认为,人口过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生育率水的原理在人口过程中顽强地发挥作用。“如果制订一个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和干部好做工作的、接近农民生育意愿的宽松政策,不仅可能比实际出生的孩子还少,更重要地是理顺了各种社会关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部分观点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