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3-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 B(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 C(1) 筛选文中的信息 (2) 归纳内容要点 , 概括中心意思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5-一二三答题感受一、 (2015· 山东高考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第 1~5 题。 (22分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6-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 一二三答题感受-7-一二三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