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旅游业规划和布局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背景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后,开始逐步发展,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经济带动和促进作用凸现。全县共接待游客 109.38 万人次;门票收入 296.07 万元,旅游总收入 28760.42 万元,年均增长 9.58%。旅游业在带来直接旅游收入的同时,获得了数倍的间接旅游收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就业岗位带动比例达 1:6,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旅游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通过宣传发动,旅游业是优势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生态立县”、“旅居 XX 县区”等旅游发展战略得以确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的初现,国有、集体、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构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开始形成,全社会合力兴旅的氛围逐步呈现。 2、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果。 通过县域旅游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资源家底;完成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高姥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百杖潭景区总体规划和灵山、双峰、源头、仑泉、五公山、婺江源、大盘等 7 个风景旅游预备区保护与开发规划;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得到初步开发,花溪和夹溪十八涡景区均已对外开放,发展态势良好;高姥山旅游区正式获批准为省级生态旅游区,并开展了植被恢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聚贞宫区块建设规划。 3、旅游设施建设有较大突破。 成立了可以承担国内组团和地接业务的花溪、通达假日、海天三家旅行社;全县共有大小旅馆 95 家,床位 2015 张。有花台山宾馆 1 家三星级旅游饭店,科信大酒店、江滨大酒店 2家二星级旅游饭店,共有床位 361 张,能基本满足现阶段旅游、商务和会议需求。 第 1 页 共 19 页 4、资源保护与储备效果明显。 除已经开发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森林公园十分重视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外,规划储备了灵山、双峰、源头、仑泉、五公山、婺江源、大盘等 7 个风景旅游预备区,划定了保护范围和保护等级,为旅游资源的后续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十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做到了以下四个坚持 1、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 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努力扩大旅游经济辐射面,让旅游业这轮朝阳更加光彩夺目。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