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胡适制作:临川区罗湖中学李瑞祥胡适( 1891 ~ 1962 ),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胡适故居 1910 年赴美国留学,1914 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 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 胡适 1920 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胡适 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 胡适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胡适 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胡适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在作者的成长历程中,母亲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慈母严师九年的读书生活母亲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一、对“我”的管教:谆谆教诲,严格督学。严厉责罚,正确教导。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我的母亲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慈母严师恩师A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谆谆教导,严格督学B .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 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E .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F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母亲的性格: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