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二:新闻、报告阅读( 上) 最新《考试大纲》对新闻、报告类文体阅读的要求如下:分析综合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①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③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新闻阅读属于选考内容,其地位与散文阅读相同,考查的能力层级与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但它又属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其考点的设置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又略有区别。 与文学作品阅读比较,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鉴赏的成分相对较小,分析综合与评价探究的成分相对较多,甚至还有较多的理解性阅读的成分。选考类的题型已经基本固定,主要是主观题。因而在新闻阅读复习中应该特别重视分析、评价、探究类的主观题。 2012 届高考应该特别注意调查报告和人物通讯的阅读。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角度出题。 考查题型:一般为 3 道简答题。 考查赋分: 15 分。 (2010 年山东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 注 ]保罗 · 舍恩斯坦 [ 美 ]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 3 点 40 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 7 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 · 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 34 大道第83 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 144 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 7 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