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一章第 1 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3、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4、 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三)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课的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拼图法)发现勾股定理。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三、 教学过程设计(一)提出问题:1、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人类一直想要弄清楚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着“人”,并试图与“他们”取得联系。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与“外星人”接触呢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与外星人联系。介绍勾股定理,进行点题:(1)介绍《周髀算经》中西周的商高(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个规律 (2)介绍西方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 582~493 时期发现了勾股定理;(3)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其独创;(4)对比以上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