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备课组活动研讨记录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王辉新的课程标准已摆在每位教师的案头,开放的教材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空间.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综合素质都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随着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的更新,必然要有新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个体教师来说,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困难是很大的,而集体备课给了教师们相互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和备课的质量.怎样做才能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才能够做到集思广益,真正的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下面结合我校的集体备课情况来谈具体的做法。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为了更规范化地管理,我校数学组制定出了以下制度.(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固定每周一次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2)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备课组长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地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展现与提高。一研讨内容对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6个课时做了深刻的研讨。有理数的运算是实数运算的基础和依据,也是代数式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这六节课的内容和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二教学模式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自——精——合——练”。1.第一环节:“自”。即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巩固旧知识和了解新知识的练习题。我们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理数加法所蕴含“正负抵消”的数学思想;通过实例计算比较,总结加法的运算律;利用温差的例子,引入减法,在统一成加法,得到减法的运算法则。如,有理数加法第二课时自主学习材料:1.计算(1)(-8)+(-9)=(-9)+(-8)=(2)4+(-7)=(-7)+4=(3)[2+(-3)]+(-8)=2+[(-3)+(-8)]=(4)[10+(-10)]+(-5)=10+[(-10)+(-5)]=(5)(10+7)+3=10+(7+3)=通过计算你会发现每一小题中的两题的结果________,理由:两个数相加,交换________的位置,和不变.三个数相加,先把___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____两个数相加,和也不变.思考1:从计算的过程和结果中可以知道,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仍_______.思考2:你能有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加法的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加法的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1思考3:上面的表示和小学的表示法一样吗?有区别吗?想想,再回答.自主学习后你还有什么问题?最想和大家讨论交流的问题是什么?2.第二环节:“精”,即教师精讲环节。根据上一环节完成情况,结合本节课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这六课时,教师精讲内容为:深度解读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减法法则;混合运算涉及的典型例题。如:有理数加法第二课时精讲例题:例题1计算:31+(-28)+28+69解:31+(-28)+28+69=31+__+(-28)+____(交换律)=(31+69)+[(-28)+28](结合律)=100+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0)=100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三课时精讲例题: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彬家,继续走了1.5千米到达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9.5千米到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1)以超市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家、小彬家和小颖家的位置吗?(2)小明家距小彬家多远?(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米?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精讲,初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进行下一环节的合作学习做好铺垫。3.第三环节:“合”,即学生合作学习。本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合作学习达到由知识层面到能力层面的转化,提高每一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合作内容:例题1、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