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机构:地震对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图] 一.引言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0 级强烈地震,烈度达 11 度以上,直接波及(破坏)面积 10 万平方千米,远程影响面积达 600万平方千米,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的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目前已有数万人死亡,数万人失踪,大量房屋垮塌。而成都市距离震中汶川县仅 92 公里,成都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江堰、彭州等距离龙门山地震带较近的市(县)损失惨重。 目前,我国正处于宏观经济调控周期,在货币政策趋紧、通胀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期。在此背景下,“5.12”大地震又将对成都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试图对新的市场形式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二.地震对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 2.1 地震或将推升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地震带来的最大潜在经济风险。全国 4 月份 cpi 同比涨幅达到 8.5%,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四川农产品增加值约占全国的 6%,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5.8%,猪肉产量占全国的 11%。 而食品和日用品价格的上涨正是去年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的首要原因。地震对四川农业产生的破坏,以及受灾群众对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都将对目前早已绷紧的通货膨胀施加新的压力。 此外,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固定资产投资会进一步增长。由于灾区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对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将是非常巨大的,给建材价格带来进一步的上涨压力,进而推动 ppi 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工厂出售和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动情况)上涨,而 ppi 指数的上涨又将直接推动 cpi 指数的攀升。 2.2 地震或将部分改变调控政策 2.2.1 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加息步伐将放缓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本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经济学者刘正山初步估算,这次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为 5252 亿元,远超年初雪灾造成的 1516.5 亿元损失),并可能拉低二季度 gdp 增速,还可能给全国劳动力供给和宏观调控政策带来影响。但考虑到抑制通货膨胀依然是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由于考虑到地震可能造成的交易中断和流动性恐慌,如果央行再次加息,短期内会加剧企业的成本负担,因此,央行短期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