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VIP免费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_第1页
1/14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_第2页
2/14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_第3页
3/14
领子造型与颈部运动适应性研究作者:王秀芝、徐静 来源:国际纺织导报 2005 年 11 期 发表日期:2005-11关键词:领子,颈部,运动适应性 领子造型与人体颈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颈部是领子的载体。领子造型设计的前提是要研究人体颈部的结构及其运动特征。根据颈部的结构和其运动特点,进行领子造型与颈部运动适应性的分析和研究。1 颈部的结构颈椎由 7 块椎骨组成,第七颈椎骨被作为后领围线中心标志 BNP 的位置,而前领窝点作为领围线前中心标志 FNP 的位置。颈部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圆柱体,男性颈部约向前倾斜 17°,女性约向前倾斜 19°。颈根部与颈中部的围度一般相差 2. 5~3 cm。颈部的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领子成型后的锥度和外观造型。2 颈部的运动特征及特征分析2. 1 运动特征2.1.1 颈部的运动范围广颈椎可以进行前屈 45°、后伸 45°、侧屈 45°、旋转 60°的运动(图 1) 。因为颈椎的关节面接近水平,从而形成了颈部可以内外旋转、多角度、多方向的运动结构。2. 1. 2 颈部的主要运动状态为前屈运动由于颈部的后部皮肤厚,皮下接缔组织在后颈部比较结实,皮肤运动滑移少。前颈部皮肤薄,从颈侧部到前颈部滑动逐渐增加,从而使颈部运动时,前颈部的变化比后颈部的变化容易得多。因此颈部易作前屈运动,前屈运动是颈部的主要运动状态。2. 1.3 颈部运动方向与皮肤纹路方向垂直颈部的纹路为环状纹,由于与纹路相垂直的方向具有更好的伸展特性,因此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外旋等运动的方向都与皮肤纹路方向垂直。领部造型的间隙量应与皮肤的伸展方向一致。2. 1.4 颈部的大运动量部分集中在前颈部位因为颈部运动的轴心是颈椎的第一颈椎,主作用肌为胸锁乳突肌,它的运动停止点位于第一颈椎的后关节,因此前颈部位的运动量大。在设计领子造型时,应着重考虑在前颈部分加入间隙量。2. 2 特征分析通过分析颈部的运动特征,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后颈领围部分运动频率低,皮肤变动小,安定性高;前颈领围线部分运动频率高,皮肤变动大,安定性低。因此在领子造型时,一般以颈后部为基础,再考虑前颈部动作的影响,造型变化的重点在前颈部。3 领子的造型设计3. 1 领子造型的设计区域因为颈部的运动主要为前屈运动,因此在设计领子时,前颈部的设计区域较低,而后颈部的设计区域较高。前后颈部的设计区域如图 2 所示[ 1 ] :把第七颈椎、颈窝、斜方肌前边缘与肩棱的交点 T 所通过的领围线作为基础,设通过胸锁乳突肌后边缘的颈神经点 N...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