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萧珊读后感 (一) 清明假期算是正式开始了,放假没有回家,前两周爷爷过生日外加没有课的缘故回家歇息了五六日,所以决定这次假期不回家在学校沉思并为自己的未来理想做准备。 今天的天不像前两天那样温暖和煦了,有些映衬“清明”这个名词。又套了件衣服同舍友去食堂吃饭回来,打闹一通之后,开始个忙个的事情了,把电脑清扫了一下之后又放回了床上。一个是由于看着自己日渐被电脑辐射摧残的面容,还一个是从图书馆借了本散文集,想要看看。 按顺序看的是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萧珊是巴金先生的妻子。文中讲述的是巴金先生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连累家人主要是妻子的内容。看完之后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边看边联想一些事情。因为我的爷爷也是文革期间受迫害者。当看到巴金先生在妻子萧珊去世前后的内心谴责和愧疚的时候联想到了爷爷在跟我讲述当年的事情(姑姑的母亲去世的事情)时,声音变了,眼角也泛着泪光。当时是我的奶奶(姑姑的母亲去世后爷爷再婚妻子)刚刚去世的两三年天内,当时是担心爷爷受不了打击,请假在家呆了几天。爷爷将怎样被劳改,怎样度过那些战争岁月……当年的迫害对爷爷的家庭造成了不可忘却的伤痕。直到现在,爷爷依然不能忘记,讲起时,仍是甚是激动。 爷爷是 1921 年出生的与党同岁的老党员、老革命。他老人家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参加过各种无数抗日战争、三度黄河等,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学院石油燃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些现在看来风光无限的荣誉和经历。在文革期间,反而被扣上了一系列的“帽子”,家里被设为“地主”。可以想象到家里的人会被残害和歧视成什么样子。爸爸和姑姑都是被叫着“地主孩羔子”长大的,长大后,爸爸跟我们讲过自己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小红卫兵”,可是自己却永远也当不上。爸爸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却永远得不到那个红袖标。同样因为成分的问题,爸爸也当不了兵(在当时那个年代是贫民“横行”的年第 1 页 共 4 页代),这应该也是爸爸希望我们三个孩子中的一个可以当兵的缘故吧(只可惜我们三个都“叛逆”的没有完成爸爸的愿望)。爷爷当时被劳改,住过牛棚,可以说电视里、小说里所讲的那些都是爷爷真实经历过的。还有一些难以再次讲述的事情,现在只是想想依然心痛不已……或许是由于以前受迫害留下的阴影,爷爷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调配工作的时候填写个人资料,写的学历是高中,说是不敢写本科毕业,害怕历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