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2、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先进事迹(一)、先进集体1、株洲市交通局大 道 先 行 绘 通 衢湘东谱神韵,活力看交通。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厅的关心指导和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果敢勤勉的株洲交通人,在充满希冀的湘东大地上,尽情挥洒着青春与汗水,挺起了株洲经济社会率先科学跨越的交通脊梁,撰写着“三个服务”的崭新篇章。株洲市交通局已相继刷新了湖南交通行业多项第一,至今已连续 13 年保持着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一、坚持率先发展,交通建设实现新跨越“株洲交通事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完全是交通人拼出来的。”现任湖南省交通厅党组书记陈明宪由衷评价。一是基础先行拼发展。株洲作为一个依水路起家、伴铁路建市、靠公路壮大的新兴交通枢纽、工业重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属性十分明显,与株洲交通人的敢想敢试、果敢决策休戚相关。近年来,由于交通人的超前视野,湖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诞生在株洲;由于交通人的果敢创新,株洲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由于交通人的不懈坚持,株洲2008 年在全省率先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计划任务;由于交通人的执着追求,株洲版图上原来没有长株高速公路、衡炎高速公路、岳汝高速公路、株洲航电枢纽等战略项目,逐渐由蓝虚线变成红实线。一个个交通战略项目的相继落地,发动了株洲经济社会率先跨越的强劲引擎,交通优势迅速转化成了流通优势、经济优势,株洲市综合实力稳居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之首。二是扩大投入促发展。进入“十一五”以来,株洲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91 亿元,建设投入年均增长达 25%,2009 年预计比上年增长 67%。截止 2008 年底,株洲公路总里程达 10414 公里,公路等级率达 67%,等级汽车客运站 44 个;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通班车率均为 100%,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达 91%以上,行政村通班车率达 96%;全市航道保有里程 558 公里,其中湘江千吨级航道 88 公里,市辖港口 5个,千吨级泊位 3 个,千吨级航道已经“通江达海”。基本形成了以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G106、G320 等 4 条国道为主干线,S211等 7 条省道为主骨架,近 300 条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和公路运输体系;以湘江为主干、以渌水和米水支线的快速航运体系;多项交通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三是超前规划谋发展。2008 年以来,我们抢抓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机遇,率先提出了“两型交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