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时间: 2009-7-14 17:30:38 2006 年 1 月 21 日沧州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批准“十一五”时期(2006 年—2010 年),是我市承前启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五个统筹”的重要时期;更是抢抓机遇,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努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增长极的跨越时期。展望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耽误不起,更失误不得。 《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遵循《中共沧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而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战略重点、发展目标、总体部署及政策取向,集中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十一五”发展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它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五年间沧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一、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环境 (一)“十五”发展的总体评价 “十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以积极有作为的态度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发展思路,坚定大发展快发展的信念。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战胜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1130.8 亿元,年均增长 12.6%,比“十五”计划目标高 3.5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省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6532 元,比计划目标高 6532 元,在全省的排位由“九五”末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五位。2005 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 82.9 亿元,年均增长 1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1 亿元,年均增长 16.2%,均超额完成计划。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畜牧、蔬菜、果品业保持较快增长。化工主导产业地位确定,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健康稳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 17.6:50.1:32.3 转变为“十五”末的 11.8:54.7:33.5。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